
11月23日,人民日報數字鄉村頻道發布文章《傳統產能化身富民產業》,點贊宜賓紙業。全文如下: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傳統產能化身富民產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有著“中國竹都”之稱的四川省宜賓市,竹林面積超過300萬畝,孕育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宜賓紙業”。
始建于1944年的宜賓造紙廠(宜賓紙業的前身),是第一張國產機制新聞紙的誕生地,也是中國造紙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70余年的發展中,這家老牌國企既有著輝煌燦爛的歷史,也歷經綠色發展的改革:通過整體搬遷順利實現轉型升級,秉承“以竹代木、保護森林”的綠色發展理念,依托本地豐富竹資源優勢,全力實施“竹漿紙一體化”發展戰略,既為歷史悠久的傳統紙業找準了增長新引擎,也為國家和人民守護住了的綠水青山。目前,完成轉型升級的宜賓紙業漿紙年總產能55萬噸,其中化學竹漿20萬噸、食品紙25萬噸、生活用紙10萬噸。
近年來,宜賓紙業穩步疾蹄向綠色、有機、無添加邁進。通過對傳統工藝的打磨和科技創新的重視,宜賓紙業打造的“金竹牌”全竹漿本色生活用紙憑借不漂白、無添加、原竹本色、布質手感、潔凈親膚等亮點,榮獲首屆中國西部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第三屆中國國際竹產業博覽會金獎和中國國際竹產業發展峰會暨竹產品交易會金獎。
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宜賓紙業通過建立高效示范基地帶動農民加入竹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指導與經營服務免除老百姓后顧之憂;依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年均為農民創收約6億元,曾經的轉型迫在眉睫的傳統產能不但成為顯化生態資源的“綠色產業”,更是化身助力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